最喜欢的中国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大家了解多少?喜欢古建筑吗?)

网友提问:

中国古建筑大家了解多少?喜欢古建筑吗?

优质回答:

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山西大地上有着不少晋商大院。而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王家大院。

俗话说,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它完美的兼顾了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实用、坚固、美观的要求。素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的美称。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目前,王家大院对游人开放的仅仅是建于乾隆、嘉庆年间的红门堡、高家崖两组建筑群,虽然只占整个王家大院的五分之一,光是这五分之一,就容纳了百余座院落、千余间房屋。

如果你去过王家大院就会发现,与其称它为“大院”不如说这是一座“城堡”或者“庄园”。王家大院建筑结构严密规整,布局错落有致,气势雄浑且精细于细节的打磨和雕琢。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这些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富商大贾的雄厚财力和深厚的家族文化。

选址

在选址上,王家大院背山面水,背阴面阳,整体上依照山的层次修建,整个建筑居高临下,站在王家大院高处眺望远方,顿时感到气象宏大,所望之处景色尽收眼底。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大院东南方向的山势由东向西,西南方向的山势由西向东。大院东部是太岳山支脉石膏山,西部是丘陵地形。王家大院被黄河和汾河环抱,形成了天然太极图。

依山面水之地能藏风聚气。郭璞的《葬经》中说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气胜不胜,关系到家族兴不兴旺。王家兴盛百年,人丁兴旺,其中也少不了这风水宝地的加持。

布局

王家大院整体坐北朝南,背阴可挡风,面阳采光充足。坡间有南北走向的天然冲沟“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

王家大院的每个院落的布局都采用南北中轴线分割,做到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有藏有露。

“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是王家大院“五堡”的院落分布形式。王家大院的每个院落的布局都采用南北中轴线分割,做到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有藏有露。布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为对外交往接待来客提供充足空间,分割内外,为内在生活的寝居保证了隐私。房间的建造和分配上也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

目前开放的是“龙堡”红门堡建筑群和“凤堡”高家崖建筑群,我们就讨论这两处的建筑布局。

红门堡依山而建,居中为龙,是整个王家大院的“C位”,连接着其他四个建筑群。让王家大院整天呈现“龙飞凤舞、龟拉尧车、麟吐玉书、虎卧西阙”之势。

红门堡是沿着纵轴线配置主要建筑的,在主要建筑的两侧或者前面再配置不同座次的建筑,让它们共同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封闭性空间的标准四合院,看上去隐隐形成一个“王”字。

高家崖的院子布局也很讲究。高家崖坐北朝南为坎宅,正北布置三间主宅,东边和西边各布置三间东西厢房,南边布置三间倒座房。宅门安在院落的东南巽方,为生气门,安在南方离位,为延年门。

艺术

王家大院的建筑中既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不仅有北方建筑的特色还在建筑的局部和细微之处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又一大特色。

说到王家大院的艺术价值,就不得不说它的三雕艺术—木雕、砖雕、石雕。

放两张图你们感受一下王家大院这些雕刻的精致和精美。

王家大院将雕刻渗透进了大院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建筑的翼形拱、额枋、雀替、帘架等处的木雕,还是门墩、柱础、墙基石的石雕,墀头、照壁的砖雕,他们都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让人感到王家大院是“粗中有细”。同时,这些密集的雕刻也体现出了王家的财力之雄厚。雕刻的内容涉及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等等,每一个都使用了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的设计手法,有着不同的寓意。

比如说:在正堂上下楼梯石柱子的柱头上雕刻猴子,取“辈辈封侯”之意;在中庭院子里的八块石头壁上雕刻的则是“二十四孝图”,体现着主人家“忠孝传家”的传统家风,同时使得大家族中“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耳濡目染深入人心;在专供男孩读书的庭院中的窗子上都雕刻了简洁古朴的书本或者折扇,寓意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提现了主人家重视教育和学识的家族精神;走廊转角处雕刻着两幅巨大的仙鹤和龟背石雕,寓意希望主人健康长寿。而在正厅大门之上的门楣,有一块精美绝伦的木雕。它采用了雕、嵌、描、绘等多种装饰技法,雕刻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喜鹊闹春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此之外,王家大院的楹联也是其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整个大院内,凡堂必有楹联,凡门户必有匾额。大多数是木材质,其中少数是砖石。

它们无一雷同,虽然字数寥寥但意境悠远。为宅院增添儒雅的文意的同时,也赋予了每个院落独一无二的神韵。字体涵盖行书隶书篆书草书,形制包括竹型联、秋叶额、书卷额、折扇额,内容从歌功颂德到自言其志再到谆谆教诲应有尽有。比如有“映奎” 、 “桂馨” 字样的是期盼科考顺利能够金榜题名;有“观我” 、 “视履” 字样的是警示个人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就日瞻云”是彰显自己谒见帝王的荣耀。

三雕也好,楹联也罢,它们都是作为文化的象征存在在王家大院里的。它们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王家的世代子孙识礼守制、谨遵祖训,引导他们在一条既定的路上有所作为,产生了不同于普通百姓之家的士大夫气质并不断引领着着家族的兴盛发达。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建筑为世界建筑史中其一大分类,依地区来区分大致包含中国、日、韩、中南半岛被称为东方系,西方系则以欧美称之,另有回教、蘇联其他系统

特点

中国建筑特徵为木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特的,并且传播至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文化区。

中国传统建筑

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

唐代以後中国木构建筑步向成熟,全木构架普及,以榫卯结构连结构件。

中国木结构建筑地域特色浓厚,朝代更替带来的一代新风与民间地方手法互相影响,南北建筑特色分明。

清末民国後主流建筑被西式建筑取代。

历史沿革

创立时期:周至春秋战国(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埃及、希腊、西要) 成熟时期:秦汉(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希腊、罗马) 溶汇时期:魏晋南北朝(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 全盛时期:隋唐时代(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拜占庭时期、早期歌德时期) 延续时期:宋辽金元(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歌德时期) 停滞时期:明清(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文艺复兴之後)

史前

最早的构成因就地取材的而有「筑土构木、建房架屋」,早期大致上有以下三种形式

杆栏式—长江流域,潮湿多雨,人居楼上因地制宜 木骨泥墙式---黄河流域,伞架方式,圆形结构 夯土墙---奴隶时代,与青铜器时代制度有关

秦汉

代表性建筑:长城、阿房宫、弥山跨谷、未央宫

其他网友回答

了解不多,但认为万里长城、圆明园和故宫不错。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国古建筑大家了解多少喜欢古建筑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