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的感受(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什么感受吗?)

网友提问: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什么感受吗?

优质回答:

一谈到历史,我眼前就浮现出一身青衫,读书摇头晃脑的秀才;或者一高手在千军万马中穿梭,探囊取物般取上将首级;再或者就是一身龙袍的胖子身边围着无数美女饮酒取乐的场景……历史要么很无聊,要么很荒诞,历史离我们真实的世界似乎很远很远。我总是觉得历史是缺少系统逻辑的,并非是说它荒诞,而是因为几百上千年来,人们只凭借史书文献和偶尔从土里挖出的一些埋了N年的陶陶罐罐就可以知道当时人的思想和社会关系?这个结论说实话其实很玄,一个不靠谱的故事是不值得去在意的,更不用说被感动、被记忆了。

  我不了解历史,但我对历史却是很有兴趣的。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从玄得没谱的传说、野史,从破破烂烂的文物、古迹,甚至从那些" 之乎者也" 之中,我都能很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明令人叹为观止的厚重感。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来判断" 中国人".所谓" 文化" ,似乎就是冥冥之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感觉。它有时候像正统的儒道家倡导的" 礼、信、仁、义、孝" ,有时候又充斥着市井小人的奸诈和虚伪;有时候你会觉得死板无聊,有时候你又不得不佩服其中蕴含的机智和幽默;有时候兵戈铁马攻城掠地豪气万丈,有时候明争暗斗谨小慎微压抑万分……总之,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总被这些零散的感觉吸引着,影响着。它就像一堆沙子,偶尔闪出金子的光芒,但很快又没于无形。

  这些年以来,断断续续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简称《明朝》),因为工作繁忙并未系统的通读,直到新冠疫情宅居在家,终于有功夫细细品读。可是,看完之后,这套以幽默见长的历史书却让我怎么也笑不出来。回想起以前看书的感觉,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有控制不住想哭的冲动。我不快乐,我很悲伤,但我要感谢当年明月,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

  战争。《明朝》以战争开始,又由战争结束,历史离不开战争,战争推动了历史。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战争那是意气风发,当年明月写得也很能详细,看得人也毛孔变大,飒爽。这时候猛将如云,怎么打怎么有,打不赢还有老天相助,万历年间打小日本,当年明月时不时幽一默,看得也很爽。大抵那时明朝处于强盛,写作的重点也放在了战术、阵型和战争细节的介绍,狠狠加强了民族自豪感。然而,土木堡之战、萨尔浒之战、宁远战役、松锦大战,还有与起义军你追其赶的战争中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民不聊生、血流成河、哀鸿遍野,那些个名将战死沙场、身首异处。无奈,叹惜,除了叹惜就是无奈。或许战争还是战争,但国家的衰落却还原了战争本来的颜色。

  权斗。《明朝》中不乏权斗,从朱元璋清除权臣到" 胡惟庸" 、" 蓝玉" 案件;从明成祖" 靖难之役" 到" 朱高煦造反" ;从嘉靖帝议礼之争、" 血溅左顺门" 到万历帝宫廷之争,王权的争夺成为对人性欲望赤裸裸的写照。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权斗,朝代得以更替,历史有时因为人性的真实而变得真实。正如《明朝》中所写:"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党争。党争是权斗的延续,是权斗的扩大。《明朝》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写官员为了获得权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而且更是造成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崇祯皇帝自尽时感叹" 诸臣之误朕也"."正义和道德是值得景仰的,值得膜拜的,值得三拜九叩的,但是,正义和道德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服穿,更不可能掌控政权。因为掌控政权的唯一方式,就是斗争。" 像这样的评论,《明朝》中还有很多。

  通过对" 党争" 的学习,我有一点认识的提高是不得不提的。利用从厦门坐火车回家的空隙,我草草看完了传说中的《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堪称现代职场教育的必备书除了介绍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之外,引人入胜的职场斗争情节是一大亮点。可惜我看《明朝》在先,对比《明朝》中嘉靖皇帝、严嵩和除阶的高手过招,《杜拉拉升职记》只能算是小小巫,甚至和文革时的劳神劲相比也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可见和古人相比,现代人是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中国人的这些聪明后来有人写了本书——《厚黑学》,局限于教人做人,却也卖得名垂千史。

  我尽力归纳《明朝》的内容,大抵都是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实在太过表面,太过寻常,哪个国家的历史没有这些,哪本历史书,哪部无厘头的古装剧没有这些?所以,我要说的重点不在这些,而是下面的内容,也是我的感触。

  气节。

  看《明朝》最令我难忘和敬佩的是杨继盛。记得我看杨继盛那一章时,整晚失眠,那也是我看《明朝》的第一次流泪,第一次感觉到历史的沉重和不朽。杨继盛,号椒山,嘉靖年间进士,自幼家贫。经严嵩推荐,官至武选司(兵部员外郎)。后死劾严嵩,被诬下狱,备受严刑摧残,至死不屈。正史记载,诏狱期间,他曾受廷杖一百,腿肉打掉,血肉模糊,已近昏迷。后狱中伤口恶化,他用破碎

碗片刮肉疗伤,始终没有吭一声。

  临死前,他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当年明月在《明朝》中这样写杨继盛:" 历史是喜欢开玩笑的,这个被所有人忽视的人却最终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伟人,当李春芳、殷士瞻、王世贞这些昔日的风云人物,被历史的黄沙掩没,被无数人遗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都记下了他的名字,他的光芒只有张居正堪与比拟。

  杨继盛,即使再过五百年,这个名字仍将光耀史册。他不受严嵩的收买,不听朋友的劝告,明知毫无胜利的希望,却依然押上自己的一切,以死罪弹劾严嵩,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只求一死。用死来表达他的愤怒,用死来唤醒胆怯的人们,如同春秋时的铸剑师那样,杨继盛用他的生命铸就了那柄斩杀奸邪的利剑。

  而后作者引出了" 气节" :"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 看到这里,我失眠了,流泪了。

  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宋代岳飞、文天祥、杨业;明代于谦、卢象升、孙承宗;近现代鲁迅、秋瑾……他们是历史的传道者,历史可以很真实,很残酷,很死板,但历史是值得被记住和传承的!

  《明朝》中有对这些人的总结,摘抄部分如下:黄道周: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起黄道周,想起后来的卢象升,想起这帮顽固不化的人,正如电影集结号里,在得知战友战死的消息后,男主角叹息一声的那句台词:老八区教导队出来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妈死心眼。黄道周和孙承宗应该不是教导队出来的,但确实是死心眼。

  这种死心眼,在历史中的专用称谓,叫做——气节。

  孙承宗:按照寻常的规矩,应该是推出去杀掉,成全对方的忠义,比如文天祥等等,都是这么办的。?

  然而清军对于这位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崇拜到了极点,所以他们决定,给予他自尽的权利。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他整顿衣着,向北方叩头,然后,自尽而死。

  这就是气节。

  卢象升:他的火炮、箭矢已经全部用尽,所部人马所剩无几。但他依然挥舞马刀,继续战斗,为了他最后的选择。然后,清朝官员编写的史料告诉我们,他非常顽强,他身中四箭、三刀,依然奋战。他也很勇敢,自己一人,杀死了几十名清兵,但他还是死了,负伤力竭而死,尽忠报国而死。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卢象升虽然位高权重,却很年轻,死时,才刚满四十岁。他死的时候,身边的一名亲兵为了保住他的尸首,伏在了他的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死。他所部数千人,除极少数外,全部战死。

  我再重复一遍,这就是气节。

  价值。

  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所谓" 气节" 只不过是死脑劲的一种,此种说法我深以为然。如果整个中华史只有那么一两个" 极端分子" 如此,倒也罢了,然而上下五千年,成千上万者一起死脑劲,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磨难依然屹立不倒,所以这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想这是历史的价值。

  《明朝》中写到:" 有人曾对我说,文明的灭绝是正常的,因为麻烦太多,天灾人祸、内斗外斗,所以四大文明灭了三个,只有中国文明流传至今,实在太不容易。我想想,似乎确实如此,往近了说,从鸦片战争起,全世界强国(连不强的都来凑热闹)欺负我们,连打带抢带烧带杀,还摊上个「量中华之物力」配合人家乱搞的慈禧,打是打不过,搞发展搞不了(洋务),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软不行,硬也不行,识时务的看法,是亡定了。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敌人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

  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

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

  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至少有一点。

  《明朝》最后结尾:"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些是我看《明朝》的一些感想,最后看到崇祯自尽殉国,心中总是充满伤感和不平。但是当我看到《明朝》最后的结尾时,我似乎明白了,崇祯是位成功的皇帝,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他的一生,成全了他的气节。虽然他无力回天,最终自尽殉国,但历史对他的评价仍然不失为一代明君,他是明朝历代皇帝中我最敬佩的一位!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个历史迷,真的是一口气读完了全套《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时明月,它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但《明朝那些事儿》中,并没有宏观的把明朝整个时期发生的事件给阐述出来,很多事件和人物被忽略,更有很多历史人物被放大,当然了,这中间肯定夹杂着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确实不错,值得一看。

《明朝那些事儿》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因此,它也使得枯燥无味的历史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和提高阅读者的兴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明朝那些事儿》不是严谨史学著作,带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偏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主观。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不能当做史实去看。

这本书所站的角度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可以作为了解明史的参考性书籍,值得推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什么感受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