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高中语文时评类素材集锦
- 百科
- 2019-09-27
- 135热度
- 0评论
生活与语文,请关注语文周刊公众号zhoukanyuwen!悦读,美文,哲理,生活!
01面对猝死个案,新闻易感人群的廉价感慨
一个前媒体人、现创业者的英年早逝,引发了朋友圈无数人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和感慨。一些感慨,听起来似乎充满同情,其实廉价而冷漠,鸡汤且肤浅,投射的不过是自己对死亡的恐惧罢了。
有人说,要珍惜健康啊,没有了健康,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无常,死亡有很多原因,你怎么知道猝死原因是因为“不珍惜健康”,是因为生活不规律?
有人说,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太拼,不要再拿命换钱了。――你好像比医生还知道别人的死因?凭什么就想当然地以为是死于赚钱,是拿命换钱?
有人说,创业者太不容易了,身心俱疲,珍惜生命远离创业。――凭什么又把死因归于创业了,有统计显示创业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要高吗?有数据显示创业者更容易猝死吗?
对一起猝死个案充斥着太多想当然的归因和脱离具体事实的过度阐释,这时人人似乎都成了医生。
很多感慨其实跟逝者无关,只不过是借别人生命的逝去来表达自己的生存焦虑,把别人的死当成一个“教训”(所以说很冷漠)。那些感慨也并非真正出于对生命和健康的珍重,而是对死亡恐惧的投射,被一个成为热点的猝死个案给吓住了。可以预期到的是,朋友圈的热点很快会被下一个热点所覆盖,一个人的猝死触发的死亡恐惧很快会被遗忘。
恐惧死亡是人的本能,现代社会中这种焦虑和恐惧尤其普遍,这种恐惧会驱使着人们对身边的那些死亡事件表现出过度的反应。日常越是“无感”的人,越可能被这种猝死新闻所“吓”住,越会生出很多廉价的感慨,总结出很多“教训”,在一番集体感慨中完成一次自我安慰。当然,感慨过后,也迅速健忘,很快回到原先的生活节奏,继续熬夜,继续抽烟,继续醉生梦死摧残生命的不健康生活。
那些貌似深刻的反思,不过是对一个“热点”的本能而肤浅的感慨罢了,人们习惯于从热点中总结原因并上升到一种伪哲学高度,然后转身忘去――说到底,只不过是“怕死”罢了。
人们对具体细节和死因是不感兴趣的,只不过是被“猝死”吓住了,死亡的恐惧驱使着人们过度归因,跟着各种标签走。猝死前面的标签如果强调的是“网络媒体人”――会感慨做新媒体真的不容易;强调的是“创业者”――会感慨创业太不容易了;强调的是“年轻人”――会是铺天盖地对年轻人生存状态的感慨;当然,如果强调是一个“房奴”的话――可能就会演变成对高房价的讨伐。对死亡充满恐惧的人们,会把自身的生存和身份焦虑投射到那些个案中,并不关心猝死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被标签诱引着去迫切归因,又迅速遗忘。
没有人能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但理性的人不会因为身边个案性的猝死案例就错乱归因,发那些廉价的感慨。
我把这种称作“新闻易感人群”,就是容易被那些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新闻易感人群”有一个共性,就是缺乏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没有对个案和普遍问题的区分能力,情绪容易被各种热点和个案牵着鼻子走,爱跟风,易摇摆,情绪化,见风就是雨,在此起彼伏的热点中一惊一乍,只会大发感慨,而无能作出理性的判断。看到有人创业成功,纳斯达克上市一夜成千万富翁,便被创业的神话所感染,欢呼创业神话。看到一个创业者猝死,便被吓住了,称创业多不容易,将创业悲情化,感慨还是别“拿命换钱”了。日常没有健康观念又是熬夜又是吸烟,看到猝死新闻后又过度防卫。
新闻易感人群,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
02“碰巧发现”的背后
赵畅
用水、化学制剂和颜料,就能将干雪豆染成“豌豆”,将干黄豆染成“青豆”。这是湖南省衡阳等地一些地下“黑作坊”的生财“秘方”。日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查获并销毁了一批700余公斤的“染色青豆”。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人们对“染色豆”危害健康的广泛担忧。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染色豆”是在执法过程中“碰巧发现”的。这再度将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违禁添加问题摆上了台面。
对“染色豆”的始作俑者唯利是图昧着良心赚黑钱的行为,自须痛加谴责,依法严惩,但人们不禁要追问:“染色豆”何以卖了3年后才被发现,且是“碰巧发现”?假若不是“碰巧发现”,这“染色豆”是否还会继续被卖下去呢?
“碰巧发现”,这对于有关监管部门的工作确乎是讽刺。据一位官员说,按分工,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只负责对来自农业的初级、鲜活产品的监测,而“染色豆”属于加工环节,应由质检部门负责。如果涉及流通、贩卖,则由工商部门负责。此次衡阳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之所以发现“染色豆”,便是因为“按常理,时下并非青豆集中上市季节”。如果说,“碰巧发现”当是衡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越界”管了本应由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管的事的话,那么,职责所在的其它部门又何以发现不了呢?
“染色豆”卖了3年后才被“碰巧发现”,这固然暴露了食品监管机制尚待完善的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食品监管仍是“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九龙治水”的工作格局造成职能交叉、重叠问题长期存在。食品安全检测也被过度市场化,变相成为一些部门的创收渠道。此外,绝大多数城市食品安全地方性立法缺位,生产许可、市场准入、产品召回、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尚未有效落实到操作层面,特别是在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监管、索证索票、行业自律等方面缺乏强制性行为规范,等等。但除此而外,更是折射出我们有些行政执法部门监管的严重缺位,监管严重缺位的背后当是作风的漂浮。
想一想吧,“染色豆”已经卖了1000多天,时间并不算短,卖出的数量也并不算少,受害的涉及面则更广。让人生疑的是,这期间,有关监管部门就没有收到过群众的举报?在平日检查的时候,就没有丝毫发现?我们应有的监管责任又到哪里去了呢?“突击一回,转悠一圈,吃上一桌,玩耍一把,捎带一些”,群众对有些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检查的作风画像,可谓入木三分。
是啊,作风漂浮、不抓落实、不抓执行,导致一些监管制度形同虚设。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糟糕。”“不落实”,当是“不执行”的另一种说法。“不落实”、“不执行”,便导致一些不法商人的不法之心、不法之行会因此而受到“怂恿”,或者说,在“不落实”、“不执行”里,对诸如“染色豆”等“问题食品”的监管,必形同“牛栏关猫”,不法分子定会钻营其间,进退自如。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安全,如果我们连食品安全都监管不了,怎么确保其它方面的安全?须记住,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天职。“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染色豆”、“地沟油”等问题的频频发生上找原因、寻对策,尤其是如何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切实转变执法作风,狠抓监管落实上下功夫,该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深刻教训和避免类似问题出现的必然之举。
03中国教育到底失败在哪里——从“一切都为你好”到“培养一样的人”
最近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及送孙女出国留学时,提出了三问:第一,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欧洲留学?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欣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首选中国的品牌。
这“三问”确实打中了中国的要害。特别是第一个问题,欧美教育能够吸引全球人士到他们国家学习,说明了全球精英对他们教育内在价值的认同,包括中国政府职员。那么,中国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学校教育:培养一样的人
中国教育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至于失不失败,如何失败,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很难予以绝对中肯的评价。但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把一群人变成一样的人,而不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更为可怕的,是要变成一样有缺陷的人!
这种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就是给予学生的是标准结论和答案。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都要搞出一个貌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来不可,谁若是逾越了这个官方标准,那就被认为是标新立异,其人必是是异端另类。这样的人如果进入社会,那么就被视为异见分子的,是不受待见的,甚至他的言论会关进黑屋子的。学校出于对分数的追求,自然不是鼓励这样的学生,认为是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
因此,中国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智。久而久之,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出来只记得几个概念、理论等所谓假大空的“标准”,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运用自己的头脑独立做分析,这样同时也就消解掉了学生们的“创新”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国家提倡“创新”,确实表现得有些“缘木求鱼”了!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并非是最好的知识。很多课目的教材取材服务于政治目的,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诸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等假大空的套话,实在过于政治化了。再加上教材编选者受自身能力的限制,连基本的“自圆其说”的逻辑自洽都无法达到,完全是在制造思维的紊乱。正因为如此,学生学到的知识并非取自全世界最优秀的文明精华,甚至还学到了不少糟粕,那些教材基本上就是加了三聚氰胺的含抗生素的兑水奶,绝对是有毒的,导致严重的“脑结舌”。
说白了,我们的教育体系一而贯之的,也是最大的致命缺点是,就是不鼓励个性,主张批量生产学生:有才华的人,在这个体系里不能健康成长;有缺陷的人,在这个体系里无法得到校正,方的圆的厚的薄的,统统都一个模子批量处理了。这一点就是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所表达的思想,所以,才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个体系产生的结果就是大量的低质量人才,创新性堪忧,大师绝迹!当然,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来说,能最快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生产了大量的识字和有基本数理化能力的工人、工程师、普通白领和其他劳动者,如果采用其他的教育体系(比如精英教育),我们这个高文盲率的社会,结果可能会更糟的。
但是,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显示出这种批量式教育的失败之处,最大的失败是,就教育出来的“巨婴”太多了!何谓“巨婴”?就是指那些心理素养还停滞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他们缺乏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甚至缺乏基本的人格。
这种教育模式早已落后于时代,其实是苏联式的,源自斯大林时代。以赛亚·柏林在《苏联的心灵》曾作如下表述:“这个国家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斯大林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亦即,对人进行调试,使得人们只会提出很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最小的摩擦而顺其自然地适应所处的社会……好奇心本身、个人独立探索精神、创造和思考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求真理本身的愿望、追求某些目的的愿望(这些目的的本身确是人类的目的,能够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深层欲望)都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扩大人们之间的差异,而不利于一个整体性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种“求同”的教育模式之下,人们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下,很难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总希望别人(特别伟人、领袖等政治人物或公知、大V等意见领袖)来指出方向,以便获得明确性的指引,于是呢,进入社会之后,就容易扮演着“吃瓜群众”的角色,极其容易被人煽动,成为被人利用的一部分。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自我主见被这种教育阉割了!有一句很有意思,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的教育,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学拿走了理想梦想,自此以后我们的脑子就像太监的内裤,里面什么都没有!
二、家庭教育:一切都为你好
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想让人“变成一样的人”,而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却逆向发展,总想让孩子成为“不一样的人”。
两者看似矛盾,却又能奇妙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家长们总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样的人”中“最标准化”的一个!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变成对“标准化”的认同程度了!这无疑就催生了“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比起思想禁锢更为严重,还是社会功利化对教育的侵蚀。一切被公众所质疑的是“应试教育”、“功利教育”,都是针对家长们贪婪自私的观念迎合罢了。
可以这么说,中国教育最糟糕的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
无可否认的是,世界上少有国家的家长像我们的家长那样重视子女的教育,但这种教育方式从来就是强迫式的、不平等的。父母们总是把自己未竟的理想让子女们来实现,不惜重金,层层加码,都有一颗浓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用自己的主观意愿迫使孩子学习自认为“有前途”、“有出息”的内容,而忽略对孩子兴趣的发现和培养。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从摇篮开始就已经被扼杀了。
这一点在孩子们填报高考志愿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往往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且往往假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爱,作为孩子是无法拒绝的。
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家长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搞好,读的书都忘了,要求孩子学的东西,自己却一窍不通。而且,他们在单位公司受了气,觉得人生不如意,回来就往孩子身上撒野,要好好读书,要有出息,不然就……书上讲对孩子要和气,要引导,结果性子一上来就烦,一通乱打,关禁闭……以显示家长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才是最操蛋的教育。
正是这种非常功利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们无法抗拒,最后也只有被迫听从父母之命,选择最赚钱的专业,而未必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
人不能尽情地表现出自己的长处,这是很遗憾的事,很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取得职业上的满足和快乐!而且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必然会损害个人的自信心,所以才会导致有那么多人生活得唯唯诺诺,一直被动地活着,根本就不想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们不能乐业(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
可以这么说,对兴趣的忽视才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更为严重的是,抹杀了孩子的兴趣,导致孩子们只能被迫接受父母和社会的安排,无法成为一个听从内心的人,最终就成为一个毫无主见的人。
正因为有这样的家长,导致中国教育选拔机制的精神内核依然是“科举制”式,即“教育”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依然是自己“跳龙门”的机会。好的专业、好的大学,成为父母炫耀自己子女有出息的资本!而对于国家而言,当然是乐观其成的事,深以为民心可驭,考试制度不失为一种缓和社会矛盾、实施思想控制的手段,于是,大学教育这条路,就成为当代提升个人阶层的“科举制”法统了。
其实,每个人天生都应有多元化成长的选择权利,中国的教育不仅没有提供其选择的环境,甚至教育伊始——家庭教育开始就压制其选择的意志了。
正是这样的认识,我还是比较赞成中国孩子能多多出国留学,脱离一下中国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自己能充分地独立起来,同时培养一下自己的国际视野,多保持与世界接触,也是能更全面的认识中国社会,千万不要让父母绑架,又让朱火炬、周带鱼、花千户等人的“不要辜负”式鸡血文章毒害了,须知,在目前之中国此类脑残分子,不仅受到国家的欢迎,而且在民间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结语
从家庭教育“一切都为你好”到学校教育的“培养一样的人”,我们一而贯之地,就是在抹杀个人的选择,让孩子们接受安排。教育就是教书育人,让人成为人,其实,人品比学识更重要,创造比成绩更重要。
然而,中国教育依然呈现的是:令人厌恶的教师权威,趋利性的家庭教育,反人性的教育规条,以金钱和地位作为价值衡量的变态社会意识,严重的反智倾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
04“梁林故居”被拆折射出城市发展缺失理智
程奎星
有文保人士向本报爆料称,原本计划恢复原貌的“梁林故居”现已被拆。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情况属实。(1月27日《新京报》)
每次获知这样的“噩耗”都要为之心痛不已,在城市发展的车轮之下,每年究竟有多少文化遗产被碾碎夷为平地不得而知。面对“疯狂”的发展狂想曲,冷静下来是否有人理智思考过,一座城市除了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高楼大厦,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积蓄的内涵和深度究竟还剩下多少?
“梁林故居”是梁思成先生与林徽因女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两位民国时期文化界名流伉俪在这里镌刻出一个时代的芳华与绝唱,这里的一点一滴都绽放出一个时代的诱人气息。另外,“梁林”二人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在当时的文化界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居住的北总布胡同24号院更成为当时有名的“文化沙龙”,无论从其主人的历史成就与贡献上,还是广泛的社会效应与深远影响上看,这座四合院都是值得好好保存下来,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
然而,让我们心痛不已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梁林故居”还是难逃拆迁厄运。尽管这栋四合小院的拆迁问题,曾经引发社会关注,引起相关学者的一致保护,甚至连国家文物局都明确表态“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该由地方文物部门申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社会各界和文物保护部门还是未能挽救这座文化殿堂的最终命运,厄运难逃的“梁林故居”已经被拆除,今天写下的这篇文章仅仅只能夹带着遗憾而尽怀悼念之情。
说到底,“梁林故居”的悲惨命运只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注重物质和形象,而忽视了城市品味和内涵,将城市发展之路撵上一种肤浅而缺乏深度狭隘发展之路的又一个案例。今天写这篇文章除了对“梁林故居”被拆的惋惜之情,更为艰巨的使命是希望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能引此为戒,在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之时,别忘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才是这座城市的魂魄所在这句肺腑之言。
城市发展走到今天,已经越来越脱离了历史与文化内涵,灯红酒绿间的大都市中难以找到让人冷静可以遐思的文化场所。历史古迹作为记录历史的活字典,作为这座城市的永久丰碑是一座城市难能可贵的瑰宝,这笔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是后人充实的精神财富。我们常说以史为戒,但是我们却在轻易毁坏“活着”的历史,打着城市发展的大旗,拆迁机器一再摧毁的正是城市发展的底气。
走在巴黎与伦敦的街头,那些完好无损的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让我们深深被历史文化所绽放出的芬芳气息所感染,在雨果的故居中完好无损的保留着大师的每一个痕迹,真正读懂历史,读懂历史中那些大师级人物,这才是活生生的教材。一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以多么金碧辉煌的高楼作为尺度,也并不是靠物质上的满足作为依据,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精神领域的富足。当我们面对这种后现代大都市的空虚之时,再去悔悟当初的唐突与莽撞俨然为时已晚。还有一句不得不说的忠告,我们可以复制一种空洞的自我满足,却永远复制不了历史饱满的魂魄。
文物保护问题不只是文物保护单位的职责,作为历史和前人留给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任何人和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利去剥夺我们后世子孙去享受这种一旦失去别无拥有的精神陶冶和灵魂熏陶。“梁林故居”被拆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希望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能幡然悔悟,一座有发展潜力的城市首先就是一座有内涵和深度的城市,这是城市的魂魄,这也是确保城市发展不至于迷失自我的理智所在。
05王开岭:做个有“文化”的人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知识教育不等于文化教育。
子史经集是国学文化,但文化不拘于此,文化比文本要大得多,其真正载体是生活本身,是生活哲学、生活美学、生活习俗和生活细节。
文化的用途,不是考试,而是生活,是陪你度过整个人生。
木心先生有首诗,叫《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在今天看来,这些令人惊奇的细节叫“美”,叫“诗意”,但在另一个时间,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朴素至简的生活契约,就是“过日子”本身。“诗意”是后来的事,是光阴让其有了锈迹一样的诗意。作者写它,我们读它,就是温习那样一种生活,并向其中那份古老的契约致敬。
其实,这就是文化,文化的背影。
所谓“文化”,在我眼里,即祖祖辈辈积攒的那点家业,即光阴深处的那股静气和定力,即历经淘洗留下的那套规则和标准,即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正是这个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没有它,我们即不知自己是谁,即没有身世和渊源,即缺少基因支持,即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较之“发展”、“前行”这些时代语汇,文化即拖时代后腿的那股定力,那具尾巴。它是一种反向力,是一种制约盲目、防止脱缰的力量。汽车有加速和油门系统,更有减速和刹车装置,文化即后者。它类似松鼠的尾巴,拖着你,纠正你,给你压阵。没这尾巴,你的跑、跳、变向、稳定性,都有问题,你会没有前途。
文化的特征,一是老,二是慢。老就是古老,它帮我们收藏光阴和记忆。有个词很贴切,叫“古稀”,越古的风物越稀少,岁月把它们遮蔽了。老建筑、老村落、老街区、老字号、线装书、繁体字,长者、古董、碑帖、祠堂、族谱、习俗……都是“老”的载体。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够老,老东西太少,超乎寻常的少。我们的很多“老”都是非正常死亡,“破旧”、“反封”、“割资”,把无数的“老”扔进了火堆。如今,城乡乱改造也是个悲剧,很多“古”被篡改或清空。
慢,即舒缓、耐心、从容,即对细节的迷恋、对节奏的维系、对秩序的遵循。纸质阅读意味着慢,鸿雁传书意味着慢,笔墨纸砚意味着慢,手工馒头意味着慢,长篇小说意味着慢……现在的问题是太快、太匆忙、太日新月异,来不及停驻,来不及凝神,一切进入了快餐年代。那种慢慢读一本书、慢慢写一封信、慢慢爱上一个人的生活,正越来越远。
木心那首诗,留恋的就是这种生活。留恋,不是折返,不是倒退,而是珍惜,是为一路走来却丢了家传、丢了贵重物而遗憾。
在一篇文章中,我说:“变和巨变是一种意义,不变和少变也是一种意义,甚至蕴藏巨大的未来价值。”文化就是那种不变和少变的东西,它意味着某种稳定和永恒的指向性。
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知识人,还要培养文化人,培养热爱文化且用文化来生活和走路的人。
如今“国学”盛行,不少小学和幼儿园也开始“诵经”,甚至读了“三字经”,学生就被要求给父母洗脚。须留意的是,我们常借文化消费之名来行知识消费之实,常把文化当文本来传授、当课业来考试。尤要警惕的是,莫把“国学”当教旨,莫把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当成严苛的道德律令和训诫。要知道,在现代语境下,文化不需要“立威”,它应该是朴素、简明、温和的,而非深奥严厉、让人生畏的东西,它所有的价值观内容,都应以价值观选项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而不是权威,更非宗教和新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应给现代人提供更多的精神舒适性和心灵自由度,而非相反。
对于未来世界,朋霍费尔曾预言:“在文化方面,它意味着从报纸和收音机返回书本,从狂热的活动返回从容的闲暇,从放荡挥霍返回冥想回忆,从强烈的感觉返回宁静的思考,从技巧返回艺术,从趋炎附势返回温良谦和,从虚张浮夸返回中庸平和。”
这是很乐观的憧憬,但愿它不被辜负。
本文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周刊(zhoukanyuwe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商务合作:QQ160170248;投稿:1601702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