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原来是海

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看大海,人们指着面前的高山跟他说:“翻过那个高山就是大海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个人翻过了眼前的高山,却发现远处还是高山,再奋力爬过一座高山,也还是没有大海。最后他有没有在一座大山的后面看见他向往的大海,我不知道。我的老家在一座高山的山脚下,只知道山那边是烟台市,可从来都不知道山那边就是我日思夜想,想了许多年的海呀。
小时候的我们,自己拿着家里的小板凳上学,课桌是两垛砖头架起来的一块木板,3个孩子挤挤巴巴的用一张“课桌”上课,书包只能放到潮湿的地上,或者窗台上。当然了这只是教室的一半,另一半是四年级的学生,我们两个年级就在这一个教室里。老师给四年级的同学讲半节课,再给一年级的同学讲半节课。那时的我感觉好幸福呀,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台湾的小朋友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呀。水深火热,就让我想起炮火连天,他们还没解放,估计也差不多。每每听到这句话,那种自豪呀,我多么幸福。如果年纪不再增长,如果见识不再增多,就在那时死掉,那也算是幸福吗? 有一次,已经是十几岁的样子了。我跟我妈说:“妈,我想看海。”海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书上说:海,无边无际;;书上说:海,汹涌澎湃;书上说:海,潮起潮落。我想不出怎样的无边无际,怎样的汹涌澎湃,什么是潮起潮落。 我的父亲也算是有见识的的了,当老师,年轻时在烟台市海边的一所中学读书,看过无数次的潮起潮落,洗过无数次的海澡。但他从来不会对我讲海是什么样子。我当然想不出。父亲不对我讲也是理所当然。我依然是幸福的。 “妈,我想看海。”妈终于在我执着的苦苦哀求下决定带我和妹妹去看海了。现在还记得,三个人起一个大早,十几里地,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了以后,看见在破乱建筑之中有一些臭臭的水,就像长方形的池塘。一面临马路,两面是建筑,对面被破牌子挡住了。妈说:这就是海。无知天真的我说:海原来是这样子,不看也罢。(了解了这座城市以后,才知道,这只是烟台港延伸进城里的一部分。在妈小时候,她跟着姥姥在市里住过,应该在她的记忆中,这里还没有建筑物,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依然是幸福的呀,我看过大海了,我是海边人。书上说我们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天安门。书上说我们祖国有两条大河,长江黄河。书上说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五千年的文化,我不知道它们都在哪里。 上高中,有一次,学校组织上蓬莱阁,每人2元钱。那时的门票真便宜,2毛钱。现在已经几千倍了吧。那天,我看到了真正的海,蔚蓝、宽广、清澈,缥缈,所有描写海的词语,不用再过多解释,都明白了意思。海天怎样连接在一起,知道了海天交接处是什么样子。我的心,原来我的心隐藏着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的宽广,原来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我姥爷在台湾,姥爷回家带来了台湾的小姨,小姨的年纪比我也大不了几岁。说起童年,人家的童年有漂亮裙子,有汽车,有旅游。台湾的孩子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呀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原来是我呀!那一刻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悲哀。 长大以后,邻居几个相约一定要爬上屋后的那座山,那座挡住我们的高山。许多次的我们只在它的半山腰玩耍。当我们一步一步踏上山顶,眼前出现了什么,一望无际的海呀,海上船来船往,岸边的灯塔,烟台的整个市区,一览无余呀。原来不用出家门,只要爬上那座山,我就看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海了。我的童年呢?我幸福,又无知的童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