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案全国一等奖(望海潮教案ppt)

望海潮教案全国一等奖(望海潮教案ppt)

一、语感、语音

1、自读,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天堑(qiàn)  羌(qiāng)管  叠巘(yǎn) 叟(sǒu )  参差( cēn cī)   珠玑 ( jī) 罗绮(qí) 千骑(统读qí)

2、自读,读得清通流畅。

3、齐读,读出节律、音调之美。

4、请同学用方言朗读(也允许创造性的吟诵)。

5、情思初感:读完此文,我感觉到……

这是本课的第一板块。这里的教案设计,允许没有教学计划,也没有什么重点,而是直接进入第一板块(或流程)。在这个板块中,本着非构思坚持的“习惯”,搁置导入新课——搁置时代背景、搁置作者介绍、搁置阅读引入。也不主张用网上现成的MP3课文朗读录音。其目的是,要学习者自己读出语感,体会语音之美。确切地说,现代人听多了“五音”(老子“五音令人耳聋”),要听出朗读MP3的美感来,是很难的。至于,使用方言,对于“普天之下(的课堂)莫非普通话”的时代,课堂中方言朗诵的陌生感,其本身可能就有艺术或美的效果。

二、思维、情感

1.得间质疑:文章真的表现的是这些情思吗?

2.主旨确证:

(听示范后,小组学习)从首句理解开始,分析该词渲染、重复了什么样的情思主旨。

3.情思审美:

如果作者的情感是这样,那么他的心灵境界高么?

这是第二板块。如果说,第一板块是“起”,这第二板块就是“承”了——用反思性质疑承接上面的情思初感环节。一般来说,学生在第一板块,可能说“我感觉到古杭州很美”等等,因此,这里的质疑可能是:本文的真的就是要表现古杭州很美么?

主旨确证,在这里实际就是文本的解读过程。教师必须要有解读示范,在示范了(一句)之后,就让学生分小组(3-6人)讨论,在书本上解读,并标注解读成果。在小组学习之后,抽小组汇报解读成果。教师在倾听汇报时,要纠正学生解读不到位或有偏差的之处。在这之后,也可以出示教师的解读实践,譬如: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1地形、人文、历史//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2市容、人居、人口//美丽、繁荣)云树绕堤沙,居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3绿化、水资源//生态、清洁)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4戴、穿、生活态度//富裕、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5山水、花卉//优美如画)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6晴与夜、老与少//人民的嬉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7酒、音乐、风景//官员的逸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优美、繁华、豪奢、逸乐:1、2、3、4、5、6、7

这个解读的结果是:本词通过7个方面,渲染了古杭州的优美、繁华、豪奢、逸乐。(教师要提醒,这个解读仅供参考,允许有不同的解读用词,但是,要尽可能地紧贴文本——包括用文本本身的语词来解读,这也可视为解经传统的移用:变“以经解经”为“以文解文”)

从文本的大面积文字来看,似乎本文的主旨,就昭然若揭了(表现或赞美古杭州的优美、繁华、豪奢、逸乐)。但是,如果我们留心词的最后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就会发现,作者夸杭州,只是表面的,很可能本意是夸皇上或杭州的地方官员,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一般可能会认为,杭州的繁华,都是他们的功劳、荣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联系写作背景或可知,柳永写本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夸赞将要谒见的转运使孙何。(杭州的富裕繁华,不过是官员行政有功,这可能就是其逻辑)教师要明白,在柳永写这首词的时代,转运使实际上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以前,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百度百科)。因此,这首作为投赠的词,柳永的本意可能就是为了讨好、献媚孙何“大人”。

于是,词的真正主旨,可能就“明示”在词的最后一句:(借杭州之美)夸赞孙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词的心灵境界有多高呢?答案不难得到。

三、拓展、张力

1、文本与文本: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宋朝原来建都于此,时已为金侵占。

试比较两个文本的相似或不同之处在哪里?

2、文本与生活:

杭州的污染:(1)临安小镇是全球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杭州80%的食物含有汞,10%的食物汞超标。(3)杭州90%的雨都是酸雨,平均PH值为4,PH平均值为4,最低值为3.2的是什么概念?食醋的PH值范围是2.8到3.8,也就是说杭州的雨基本和醋差不多酸。(4)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杭州的大气状况为浙江省最差。(5)2007年至2009年,有关部门仅在杭州河段就打捞垃圾2.4万吨,动物尸体6739具。今年(2009)3月9日至17日,钱塘江五桥到城市阳台水域打捞起死猪尸体550头,最多一天捞起近百头。报告指出,目前钱塘江流域内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主要是金华江、东阳江、兰江、南江、武义江和浦阳江浦江段等上游地区,水质以IV类和劣V类为主。

你认为,今日的杭州与柳永词《望海潮》有关系么?

这是本课的第三板块,可视为课程结构的“转”。在文本与文本的拓展中,为了体现这个“转”,选择了描写古杭州众多诗词中,有批判性的诗歌。林升的诗与柳永的词,在内容上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批判(其逸乐),一个是赞美(其逸乐)。当然,两个文本也有相似之处,都描写了古杭州的优美、繁华(在林诗中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朗读林升的诗,并让学生来回答这里的提问。

至于文本与生活,本课同样是选择了与文本有张力的“新闻”资料。这个资料来自网络,虽然稍嫌陈旧,但或较为可信。(我们只要想一想眼下的中国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包括上海水域的死猪新闻,就不会太怀疑)。那么,今日的杭州与柳永词《望海潮》有没有关系?可以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允许学生回答“没有关系”,只要能说出合宜的理由,如古人不同于今人,柳永赞美古杭州的繁荣,并不必然导致今日杭州的污染。

但是,也可能这样问答:今日的杭州污染,与柳永词中描写的杭州人的豪奢生活态度和人民与官员的逸乐、享受之风气,可能是一定关联的。豪奢逸乐之风,完全可能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豪奢、享乐的市民生活态度,极容易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官员的享乐、腐败(包括不作为),又导致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盲视。更应注意的是,在柳永的词里,对这种人民的豪奢与官员的腐败却用审美眼光看待,诱导历代的阅读者,也跟柳永一道,醉眼朦胧地以丑为美——这样也就美丑不分了。

四、文辞、言语

妙句品仿:

(1)还原妙句的基本语义、内部语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进行基本语义行文展开的措辞训练:

洪雅美丽

这是本课的第四板块,也是最后一个板块,在课程结构上可视为“合”。这“合”就是通过“妙句品仿”的方式,再次回到文本。这里的妙句品仿的原理,是非构思独有的措辞学理论[有关理论详见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和《高等写作学引论》(第二版)有关章节]。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其基本语义是“杭州繁华”。也就是说,写作者在内心想写的是“杭州繁华”(或“杭州美丽”)这个简单的意思,但是,笔下通过渲染、重复,生长(写)出来的却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文采飞扬的长句。全句没有出现“杭州”二字,但“东南”、“三吴”、“钱塘”均指代(古)杭州,这就是写作中渲染的奇妙功效。

“洪雅美丽”的措辞练习,仅是例子,不同的教师,可以着眼本土另选话题。这个练习,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当堂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你才会发现,学生的写句能力有多差或有多好。不过,可能实际情况为,学生们多数是不得要领,抓不住本土的有代表性地理名片或文化。(对于“洪雅美丽”,基本上可以这样写:“西南明珠,柳江烟雨,青衣江四季长流。”或者“西南风光,瓦屋雄伟,青衣江自古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