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作文(谈作文与阅读的关系)
- 知识
- 2021-09-17
- 100热度
- 0评论
要写好文章,秘诀无他,唯有多阅读多训练,多思考多观察。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特别是“多阅读”,《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历代文选》,在我的案头搁置30年,许多篇章,都能朗朗成诵,脱口而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不余欺也。
古文大家唐文治先生,是中国交通大学(分华东、西北、北方、西南4个大学)的创始人,一笔妙文,镇压东南半壁江山。
唐文治先生(1865—1954)的学生有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大家朱东润先生,还有人民日报社主编、散文大家范用先生。后二人谈起尊师语文教育思想,一致提到“朗朗成诵”四字。先生要求自己的学生,把古文不仅默读,而是要朗读。先生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进入角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入情入理,人文合一,这就是“化境”。
文章好比剧本,读者通过这样的“朗读”,进入剧情,变成剧中人,而不是“演员”,戏就演好了。
朱东润先生、范用先生,都与唐文治先生一样,都是文章大家,已经到了花甲之龄的唐文治先生,像小学班长那样,领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古文,必须朗朗成诵,方可收兵而教成的。
唐文治先生晚年,眼睛叫书读瞎了,仍然坚持背诵古诗文,一天也不落下。他说,这就是和尚读经,一天百遍,也不嫌其少。这是修行,这是功课,偷不得懒。
缪钺先生读书,必须先大小净,漱口深呼吸,焚香沐手,拜孔子像,礼仪一毕,然后正襟危坐,方可读书。心诚则灵,记忆坚牢。
俞平伯先生教唐诗宋词,在讲台上摇头晃脑,一步一颠。嘴里念念有词:“妙啊,妙啊,实在是妙啊!”学生问:“妙在何处?”先生回答:“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于是乎,课堂上所有人都跟着他摇头晃脑起来,可惜时间到,大家都还在“妙”中沉溺。后来的学生都成为诗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