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故事(少年英雄故事三则)

少年英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聊聊历史上三位少年英雄。

 
霍去病  西汉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少年英雄,排在首位的一定是霍去病(野史杜撰的哪吒啥的不算)。这位汉武帝时的大司马骠骑将军,与他同样著名的舅舅卫青一样,都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生的私生子。但是英雄不问出处,开挂的人生不需要磨叽。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已是大将军的舅舅卫青出击匈奴。这一仗汉武帝和卫青都没对霍去病报太大希望,目的是让他挂职锻炼,以学习为主。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等老将们在正面战场奋勇杀敌的时候,霍去病自个儿出门蹓跶去了。
 
这次战役中,汉军虽然总体取胜,但是败仗也吃了些,损失不小。而且原为匈奴小王的赵信复降了匈奴。作为主帅的卫青,头还是有点儿大——如何向汉武帝交代?就在卫青伏案沉思的时候,传来了霍去病初战告捷的消息:他独自率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找到了匈奴的一个据点,斩杀了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在内的2028人,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和国相,真是及时拯救舅舅于水火的好外甥。果然,汉武帝得知后非常高兴,认为霍去病勇冠全军,封他做了冠军侯。现在,我们习惯将第一名称为冠军,就是从霍去病这儿来的。
 
此后,霍去病屡立奇功: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领兵降服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打得匈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唱:“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与舅舅卫青各率骑兵五万,共同领导了漠南之战,这是汉匈战争中的决战。在卫青与匈奴单于主力鏖战的同时,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一直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并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最终打到瀚海(即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史书记载,此战之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长城一带的边境安全得到了长久保障。封狼居胥,也成为后世中国历代兵家的荣誉梦想。
 
漠南决战结束后,汉武帝于同年封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与舅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共同管理大汉帝国的日常军事事务。这一年,霍去病只有二十二岁。
 
可惜,霍去病只活了二十三岁就染病去世了。他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歼灭匈奴十一万多人,俘虏匈奴四万余众,将卫青开创的大迂回运动战术发挥到极致,是难得的军事天才。更难得的是,他拒绝了汉武帝奖励给他的豪宅说:“匈奴不灭,何以为家”。这份豪情,响彻云霄!他也曾在祁连山之战后,将汉武帝奖励的一坛美酒倒入泉水中,与将士们同饮泉水,共祝胜利!这份洒脱,也诞生了一个沿用两千多年的新地名:酒泉(中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李世民  隋唐
 
李世民的出身比霍去病简直是好太多。他太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爷爷李昞世袭了他太爷爷的唐国公爵位,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他爸爸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后来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外公独孤信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第一超级岳父;他大姨婆是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七姨婆独孤伽罗是隋文帝的文献皇后。他奶奶独孤氏被唐朝追封为元贞皇后;他妈窦氏是北周长公主和上柱国窦毅的女儿。妥妥的一家子达官显贵,根儿真是不要太正。虽然出身显赫,锦衣玉食,李世民并没有骄奢淫逸,而是奔着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好少年的方向去了。俗话说的“赢在起跑线上还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说的就是他了。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十七岁的李世民去雁门关救了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两年后,各地反隋炀帝的起义军此起彼伏,天下已经打乱。他爸正在继续做这个朝不保夕的唐国公,还是要顺势而为的边缘上徘徊。十九岁的李世民果断鼓励支持他爸起兵反对残暴的隋朝,于山西晋阳起兵。
 
此后,李世民成为他爸平定天下的主力,南征北战,建功无数。光顾着征战了,猛一回头才发现他爸要把大唐皇位传给他哥李建成,这也太偏心了吧。李世民又果断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登基为唐太宗。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在他治下二十二年的大唐王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他的年号命名的“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的代名词。
 

 
冯婉贞  清朝
 
冯婉贞是一位少年巾帼英雄。没有李世民显赫的家世,也没有霍去病家后起的皇亲国戚,她只是北京郊外一户普通农民家的女儿。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已燃烧了四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登陆,准备去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这天中午,一名英国白人军官带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来到了圆明园郊外十里一个叫谢庄的村子。大清王朝的正规军都不在话下,这队人马对这个村子更是志在必得了。
 
他们没有料到,全村竟然都是猎户。而且其中有个叫冯三保的,组织了村民“团练”进行自卫,时刻准备着保护家园。英国小队还没到,团练的侦察兵就回来报信儿了。等英国小队一靠近,真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一阵噼里啪啦的战斗,英国人就带着残存的余部跑了。
 
冯三保有个女儿,容姿优美,名叫冯婉贞,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冯婉贞从小跟随爸爸学习武术,武艺精湛,还非常有智慧。英国小队前脚刚走,村民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她马上跟爸爸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还要来。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灰烬了吗?”他爸觉得有道理,就问她:“那咋办?”冯婉贞分析道:“洋人的长处是枪炮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有利于远距离攻击,武术有利于近身作战。咱村地处平原,没有地形可以借用。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拿着刀盾近距离作战。进攻要敏捷,战斗要勇猛,或许能避免这场灭顶之灾?”
 
他爸一听,咱村才几口人,英国人大部队多少人,这方法不行,就说:“你个女娃一边儿待着去。”冯婉贞没理会他爸,勇敢地站出来面向全村青少年发表了简短的战前动员演说:“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起反抗?小伙伴儿们要是想保卫谢庄,就都跟我来!”
 
演说得到了一群热血少年的相应,他们跟着冯婉贞来到离村四里地的一片树林里隐蔽起来。没多久,五六百敌人果然雄赳赳气昂昂地抬着大炮来了。没有给敌人站稳脚跟的机会,冯婉贞带着小伙伴儿们从树林里冲了出来。敌人措手不及,匆忙迎战,纷纷败退。冯婉贞依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大喊宜将剩勇追穷寇。众少年与敌人混战到日落时分,敌人死伤一百多人,只好扔下大炮仓皇而逃了。谢庄得以保全。
 
这一年,冯婉贞只有十九岁。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天那个反对孩子学习刘胡兰的家长。真是太平盛世过惯了,玻璃心犯了矫情病,竟然还惊动了人民日报发文回击他。其实只要把这位家长送到叙利亚去就行了,看在朝不保夕的战争环境下他能不能找到自己所谓的“尊重生命权”。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英雄辈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英勇智慧、胆识过人、不辞艰险”。今天,我们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或他人设限,出身没有贵贱,性别、年龄也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自身过硬的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让自己成为人才,也能及时发掘人才,才是正道。

欢迎关注中散阁!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

少年英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