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第3课时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上))
- 知识
- 2021-05-22
- 176热度
- 0评论
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上)
知识点1:氢氧化钠
俗称:、 、
(1)物理性质:有很强的性,易(用作剂),溶于水时会。
(2)化学性质:具有碱性。
(3)制法(工业制法):
(4)保存:溶液; 固体。
知识点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填写下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名称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化学式 |
||
俗名 |
||
颜色、状态 |
||
溶解性 |
||
水溶液酸碱性 |
||
热稳定性 |
||
与酸反应(HCl) |
||
与碱反应(NaOH) |
||
与Ca(OH)2反应 |
||
与盐反应(CaCl2) |
||
与CO2反应 |
||
主要用途 |
||
相互转化 |
||
鉴别方法 |
||
互除杂质 |
【例题剖析】
[练习1]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除去?
[练习2]能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若能的话如何操作?原理是什么?
[练习3]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 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 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练习4]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可能有如下现象发生:①生成白色粉末 ②光亮的银白色表面变暗 ③生成白色块状固体 ④发生潮解变成液体 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为:,按照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练习5]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
1.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法
2.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二者滴加的次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
【课堂检测】
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对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
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
C、与盐酸反应的快慢:Na2CO3< NaHCO3
D、相对分子质量:Na2CO3< NaHCO3
2.在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a2CO3
B.NaHCO3
C.Na2O2
D.MgSO4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NaOH
B.Na2CO3
C.Na2O
D.Na2CO3·10H2O
4.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充分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5.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热
B、通入CO2气体
C、加入Ba(OH)2溶液
D、加入NaOH溶液
6.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现象的是小苏打;
C.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C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7.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A. NH3、O2
B.H2O、O2
C.CO2、O2
D.O2
8.下列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CO2比Na2CO3多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酸比Na2CO3多
9.为了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观察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10.可以用来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C.溶于水后,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溶液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溶液生成
11.27.4g的Na2CO3与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24g,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200ml、2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
A.11.7g
B.23.4 g
C.26.5g
D.58.5g
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3.一定量NH4HCO3受热完全分解后,使产物维持气态,进行下列实验:①若将生成物依次通过足量的Na2O2和足量的浓硫酸时,Na2O2增重a g,浓硫酸增重b g;②若将生成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Na2O2时,则浓硫酸增重c g,Na2O2增重d g。则a、b、c、d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a>d>b
B.a>b>c>d
C.d>c>b>a
D.b>a>d>c
14.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
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D.同质量的甲和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
15.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6. Na2CO3和 NaHCO3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①等质量时生成CO2多的是 ,消耗HCl多的是 。
②等物质的量时生成CO2的量 ,消耗HCl多的是 。
17. 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①A中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③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总数)
④D中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⑤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18.把NaHCO3和Na2CO3?10H2O的混合物6.5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知其中含Na+1.15g,如果将6.56g这种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求此时的质量。【拓展提升】
1.将1 L 1.00 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1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1 L 1.25 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 L 1.00 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前者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后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2∶5
B.1∶1
C.2∶1
D.5∶2
2.在10ml0.01mol/l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A.1.344mL
B.2.240mL
C.0.672mL
D.0mL
3.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H2O 7.62%,K2CO32.38%,KOH 90%。若将1 g此样品加入到含HCl 1.683 g的盐酸里,过量的酸再用足量的氢氧化钾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
A.3.43 g
B.4.00 g
C.4.50 g
D.无法计算
4.有两份质量相同的NaHCO3,向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加足量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为()
A.2:1
B.1:1
C.1:2
D.4:3
5.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6.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mL盐酸 |
50mL盐酸 |
50mL盐酸 |
|
m(混合物) |
9.2g |
15.7g |
27.6g |
(标况) |
2.24L |
3.36L |
3.36L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