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主要内容(【青年学习营】自然里的童年主题回顾)

童年主要内容

SUMMER

自然里的童年

ABOUT THIS EVENT

“话说‘自然里的童年’”
01//在自然里遵循自然的方式,完成自然的生长
这是“自然里的童年”之“话说‘自然里的童年’”的第一次活动,活动形式也很简单,借用了一下主题沙龙的方式,引入一些问题,把大家思考得来的在细化和总结,于是就得到这样的结果:“什么是自然教育?”即“在自然里,遵循自然的方式,完成自然的生长”。似乎团队的力量也遵循了自然的方式开出了这朵思想的自然之花。而“行走‘自然里的童年’”就是在第一次基础上自然的一个“延续”。
追寻童年的足迹,便不得自觉地触及了那些久久沉睡的印记。自然里的童年,在时空的维度间穿梭,带着心去畅游、自然而纯一的快乐,突上了脸,眼遂深处的秘密。童年在召唤,我们却走了很远很远,“拘谨”无疑暴露了那些疲惫的身心。真实的学习和教育之间究竟又隐藏着什么?现代智能生活的开启又会将生命带向何方?人在来来往往的路途中将自己倾落,又将自己端正......02//组织者、参与者二者之间的平等与联系
关于“自然教育”或者“自然体验学习”,从教育的维度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应该是一种学习。教育和学习并不是一件事情,这其中教育带了特定时代的特征,也可以确切的说带着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某种“期待”或者“愿望”,而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回到个体的自我成长上,更突出个体与之关系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联系。因而当我们把这件事称之为“自然教育”的时候,其重点更在我们这些人对于参与到其中的人的“期待”,或者说要将此引向一个出处,这样的“期待”必然带着某种操控,我们想探索的是构建“共生”的自我。但如果说我们把这件事叫做“自然体验学习”,那就意味着我们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更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从更大的时空维度来说,是趋于“共同”这个基础去探究和完成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更愿意把这件事叫做“自然体验学习”。
给予这样的定义之后,我们所有的活动设计就应该是基于“尊重”来开始的,作为活动策划和组织方,我们的活动仅仅只是一个引入,尤其是在很多的环节,我们尽可能把自己的引导降低在在二分之一内,对于内容的布设其设计也只在三分之二,其中一个部分由我们来主导,另外一个部分由我们引导去进入,这个部分更像是大家共同参与和创造的,而剩余的一个部分,应该是在共同的基础上,由参与者主导进行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就只有很少的基础的部分。当然这是一个学理层面的逻辑推导问题。实际的运作,是按照所有参与者(这里所有的参与者,仅仅包含:活动组织者,活动参与者)对于共同进行的部分的力量来开展的,如果组织者过于详尽和完善,参与者将处于被动进入,及按照已经成型和设定的轨迹去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就没有太多可能的“尊重”。如果组织者在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支持和引导参与者,那么这样参与者或许会变得无处深入,甚至是因为某些个人的强大因素而使得活动背离“共同”的初衷。所以应该是有一条无形的主线作为牵引,当参与者进入缓慢的时候,需要组织者进行有效推动,当参与者进入快速的时候,组织者应该根据情况进行减缓或者解放。
而基于“自然体验学习”这样的方式,想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保护参与者作为生命个体应有的主体性,其次也是基于上述所说的“尊重”来进行的。“自然体验学习”能否基于一定方式让生命相互看见的同时而回到自身,这个看见应该是真实而客观的,看见是为了“共同”的相互。这一切的目的其实都会回到:人的自然生长上。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不仅在于让生命回归自我,更重要的是回归到诞生的使命。
参与者和组织者之间的关系,将影响着基于“共同”基础下的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是几个因素构成的,首先组成的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及个体存在的文化背景里面的关系状况,其次是活动过程中的对话方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活动来进行探讨吧!有很多的环节似乎都是在回到一个点然后又从新开始发问,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着,去在每个问题的节点上创造,然后假设,然后改进,当走不通或者没有办法继续的时候,又回到阻碍的点继续开始。
03//活动课程活动设计的维度个体的存在,还有整体的关系
前面的文字里面已经做了一些必要的说明,基于这样的活动。其设计遵循一定的梯度,也就是关系自然的规律。第一次的活动尽量满足参与者之间构建链接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变化,也常常被称作“氛围”。就是人情感部分的相互接受及彼此“尊重”,从而形成一个团体,一个可以“共同”探究和相互促进的团体。第二次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将是建立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第一次活动是第二次活动的准备阶段,第二次活动将是第一次活动的延伸阶段。第二次活动将在群体情感融洽的基础上,关注到参与者自身在整个过程中的“回归”,其次实施参与者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人类遗传学和人类发展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方式更像早期人类的演化过程,由个体发展到族群的“共生”建设。
当然当下的参与者,比之人类早期,已经有很多人类发展的印记转变成特殊的遗传因子,在整个群体中作为人的一种本能代代延续着。就整个人类遗传发展来看,我们对于很多东西在慢慢失去感知他的基本能力,或者说我们正在逐渐退化这种以往的感知器官。在更多的学习探索中我们发现可以从养育人类幼崽的方式和环境中去维护这种感知器官而不遭到破坏。而在绝大数成年人哪里,这类本质是可以有一定特殊的方式去修复部分的,只是破坏越严重,修复就越是困难和艰辛。具体的方式并没有什么标准,但在自然中,遵循自然的方式,是可以促进部分的完成。因为还没有太多探索的支持,这个观察推理仍在不断持续中。不过我们已经从很多的活动里面得到了生命自身的免疫修复的强大。
第一次活动需要一个媒介来支持所有人产生联系,对话是人联系发生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但这不是散漫无边的聊天,它需要宅定在一个范围内,就是需要把边界确定下来,于是“自然里的童年”就这样被定下来了,想去探究深处内心的那个天真的“儿童”。当然这也是一群人初次聚集在一起,所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建立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们邀请了云(自然名)来做一个简单的主题分享,去作为联系的媒介而支持对话的发生,其次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方式去维护或者说“尊重”每一个参与者,让“自己”在有所“阅读”后需要有所“表达”的时候而不使他人难受。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在通过他者或者“共生”整体来给予参与者反观自己的,无论是话语还是行动可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者难受,这个难受是我们活动中想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协助参与者“修复”或者“回归”的,这里的参与者还包括我们自己。
第一次活动更重要的是彼此的看见及“相互”关系的建立,这个关系会最先由情感去呈现出来,而下一次的活动就会在这个的基础上去衍生,也就是说第二次的活动就会在第一次的“看见”及显现的“需要”上去通过一定的方式繁衍出它的内容来。这是满足第二次的活动需要,而让参与者有一个“心”的准备,这一些都是我们策划和准备的必要。“问题”的进入是思考和情感发生的直接连接,也是活动需要回应的关键。说到这里,我想表明的是我们只是在借助自然体验学习来回到生命发生的正常方式或者回归到由个体到“共同”的基础的感知。因而我们得到了问题的结论,这个结论并不是我们一开始设计的,它是基于构建起来的简单的“共同”基础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这是团结,这也是协作的力量。当然就第一次活动来说,我们并没有太多方式去深入个体的心,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方式来让每个参与者的感官器官打开,去倾听和发现其他参与者的存在和进行,去为唤起第二次的深入做身体的准备。显然第一次的活动仅仅只是借助问题及组织方式来追寻或者建立联系,一些大家“共同”关注的东西。这些东西具有着普遍性,它还没有办法透过存在的普遍性进入个体心的部分。因此活动只会维持在一个层面,它无法关系到个体的内在,当然基于以上所说的个体在这样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必然会很谨慎的去延缓这个关系的深入。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自我保护方式,所以说到这里,是想告诉大家,任何活动都需要基于人的自然本质来进行。
第二次活动是遵循第一次活动的基础来深入它的内容,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很多疑问,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想让参与者能更深的感受自己,感知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从而关注自己去调整一些不适合的部分。因为生命出现不适它会有相应的信号或者行为去不自觉的改善,例如:久坐之后的走动,瞌睡时的哈欠,及疲惫时的懒腰等等,也可以说这是收到伤害后的反抗或者修复,然而这一切都得回到肌体的构成,人的进化去探究。
第二次活动是直接去到自然里面,让有所“准备”之后,自然进入下一个环节,当然这都只是一种进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让身体和心有所准备,然后通过自然的浸泡而将一些感觉器官打开,好让自然的力量将身体和心积压的东西分解掉或者说平衡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构成人的微观物质到以此为基础而建构的宏观世界,尤其是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等。由脑到皮肤,再由皮肤到脑的循环过程,无疑不在展示着自然力量的神奇。在进入自然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展开,这个展开会先由能与自然直接接触的器官去开始,最后得来的体验会经由心而被大脑生成一定的信息释放出来,以平衡生命过程中的存在关系。
其实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对参与者提了一些基本的要求,以保障彼此的安全和发展活动的最大效益,例如安全方面:不能随意脱离团队,身体不适要马上和我们说。我们还做了一些没有给参与者说明的规则:前后都要有人负责,小心前面走的太快而把后面的落下,以及小心后面的掉队,观察整个活动中每个人等等。然而实际的活动还是有很多地方超出了我们的假设,因此只能就实际的情况做调整。于是就出现前后掉队的现象,甚至在进入的很长时间里你是感受不到“共生”关系的。随着活动的深入,参与者的状态开始有所变化,由身体的解放到心的解放。其中的儿童是最先适应这个环境的,其次才是成年人。到最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成年人开始疲惫的时候,儿童却越来越活泼......
当回到永青活动空间做分享的时候,我们原本准备的计划是:让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的观察,我的思考。经过一个老师的提议,我们给参与者一张白纸一支笔,要求是怎做都可以。到分享环节的时候,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人所回答的和今天的活动没有太大关系,而更多的则是我目前的状况和状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愿意叫“自然体验学习”的原因吧。
“我”一切的准备出发最后都会回到“我”。所以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人的心理认知始终围绕着“我”。

关于作者

李明昭,云南明德志愿服务中心儿童项目主任,服务于儿童成长,喜欢木工、爬山、徒步。长期从事儿童创造力和归属感的研究探索,现主要方向为儿童学领域,擅长生成性课程。
学习格言:教育即生命,教育即生活。
近期会推出系列小活动有需要的可以咨询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LMT19942014

联系电话|13278707378

童年主要内容相关文章